首页 资讯 正文

用“打铁的劲”做“绣花的活”!菏泽市委书记的发言折射一座城的炽热情怀

体育正文 230 0

用“打铁的劲”做“绣花的活”!菏泽市委书记的发言折射一座城的炽热情怀

用“打铁的劲”做“绣花的活”!菏泽市委书记的发言折射一座城的炽热情怀

“文明创建从来不是‘面子(miànzi)工程’,而是‘里子(lǐzi)工程’;不是少数人(rén)的(de)‘独角戏’,而是千万人的‘大合唱’。”6月26日,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(zài)济南召开。会上,全国文明城市代表、菏泽市委书记张伦作交流发言。此前不久,菏泽市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。 “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,恰恰是解决了(le)一批(yīpī)人民群众最急、最盼、最忧、最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,让老百姓真正地感受到(dào)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成果,让他们感受到这座城的发展,从而打心里拥护创城(chuàngchéng)、支持创城,进而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。” 近年来,菏泽市牢固树立“创建(chuàngjiàn)为民、创建惠民(huìmín)”理念,把文明(wénmíng)创建作为城市提能、治理增效、民生添暖的(de)总抓手,集全域之志、聚全民之力,打造“全域、全时、全民”创建体系,不断丰富城市内涵、提升城市形象。 文明(wénmíng)的(de)种子,往往在(zài)最贴近生活的实践中生根发芽。在菏泽的社区广场、街道角落,一场场(yīchǎngchǎng)“烟头换礼”活动正以最朴素的方式“唤醒”全民(quánmín)文明的意识。在位于菏泽天香公园的志愿服务(fúwù)台前,市民李立超提着装着烟头的环保袋,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兑换了自己心仪的礼品。“以前遛弯见了烟头懒得管,现在既能换礼品又能给街道‘洗脸’,挺好(hǎo)。” 李立超告诉记者,“烟头换礼”活动既让他得到实惠,又提高了自己的文明意识,让自己成为全民创城中的一员。 “菏泽是我家,创建靠(kào)大家”。“烟头换礼”等主题活动正是菏泽以“小(xiǎo)行动”撬动“大文明”的生动实践,让市民(shìmín)从创城(chuàngchéng)“旁观者”变成“参与者”。除此之外,菏泽开发“绣菏城市放大镜(fàngdàjìng)”小程序,市民可通过小程序上传身边的不文明现象,曾经的“牛皮癣”墙面、占道经营点,在群众的“随手拍”“即时(jíshí)改”中焕发新颜;280余支志愿(zhìyuàn)服务队、近4000名志愿者活跃(huóyuè)在街头巷尾,以“星星之火”点亮“公益之光”。“红盾情”服务队队员定期走进社区提供志愿服务,“文明观察员(guāncháyuán)”走街串巷,及时拍照上传照片,记录城市管理细节。 “文明(wénmíng)创建是接地(jiēdì)气暖民心的(de)工作,只有(zhǐyǒu)用‘打铁的劲’做‘绣花的活’,持续破解民生痛点,才能让群众满意。”张伦介绍,针对“停车难”,菏泽(hézé)不仅在新建停车场、新增停车位的基础上,创新推出 “菏泽智泊”小程序,整合机关单位、商场超市的闲置车位,实现 “错时共享”,如今市民出门前打开手机,就能找到(zhǎodào)车辆附近的空车位。面对老旧小区“三不管”难题,国企领办的“红色物业”进驻小区,修水管、清垃圾、建花坛,让曾经的“老破小”变成了(le)“幸福院”。那些曾经横亘在街巷的“拦路杆”被拆除,空中缠绕的“蜘蛛网(zhīzhūwǎng)”被梳理(shūlǐ),一件件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,在文明创建中得以解决,城市人文温度不断提升,群众收获(shōuhuò)了满满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 文明的厚度,体现在(zài)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责任与担当。菏泽在全国涌现的见义勇为事迹屡见不鲜。近年来,菏泽已入选“中国(zhōngguó)好人”、“山东好人”近500名。涌现出身残志坚、勇当大国工匠(gōngjiàng)的“中国好人”王呈周,逆火(huǒ)而行(érxíng)、抢收小麦的“麦田(màitián)(màitián)(màitián)勇士”孙志东等典型人物,争当好人、崇尚英雄、礼遇模范成为菏泽大地上最动人的风尚。6月1日,曹县“90后”小伙孙志东驾驶收割机行驶到曹县韩集镇朱胡同村时,忽然看到一处麦田着了火。他不顾个人安危,顶着灼人的热浪和滚滚浓烟,驾驶收割机冲进火场,成功在起火的麦田周边割出了一条隔离带,阻断了火焰(huǒyàn)进一步侵袭。 为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(jīngshén),菏泽市编纂出版了全国首部《见义勇为志》,建成全省首家见义勇为展览馆,让“崇尚(chóngshàng)英雄、争当好人”成为社会共识。同时(tóngshí),菏泽积极发挥以文化人作用(zuòyòng),打造“牡丹文化会客厅”,深化文化社区、文化书院建设,让文明新风生长于邻里(línlǐ)对话间。 在菏泽,从机关单位到企业学校,从党员干部(dǎngyuángànbù)到普通市民,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(de)方式,为菏泽在创建文明城市的道路上“添砖加瓦”。每年牡丹节会(huì)期间,菏泽市民自发到车站、机场迎宾赠花,“本地通”网民精心推荐赏花线路(xiànlù)、美食小店,群众头顶(tóudǐng)簪花、身着汉服化身牡丹推介官,把国色天香种进游客心田。 张伦表示,菏泽将持续巩固(gǒnggù)创建成果,不断拓展文明深度,推动“文明之城”向“城市文明”跃升(yuèshēng),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贡献更多菏泽力量(lìliàng)。 (大众(dàzhòng)新闻记者 蒋鑫 通讯员 陈新振)
用“打铁的劲”做“绣花的活”!菏泽市委书记的发言折射一座城的炽热情怀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